中新網評:小學老師教高中,教育不能靠將就

  中新網北京8月22日電(記者 袁秀月)今年以來,中新中教中小學教師轉崗分流不斷引發(fā)熱議。網評據媒體報道,小學在山東省臨沂市下轄的老師區(qū)縣,有老師面臨跨學段任教,教高即離開自己所在的中新中教小學或初中,前往高中教書。網評目前,小學福建、老師寧夏、教高江西、中新中教新疆等多地,網評都發(fā)布了教師跨學段轉崗公告。小學

  在學齡人口波動變化的老師大背景下,對基礎教育師資進行優(yōu)化配置,教高成為各地當前面對的一大挑戰(zhàn)。不少人認為,面對師資需求短缺與師資過剩交替出現的情況,進行跨學段師資統(tǒng)籌配置是較為可行的政策手段。

  然而具體到實踐中,教師資源流動不僅關乎學校,還關切教師自身發(fā)展,影響學生及家長。由于教學任務、工作強度、能力水平等多方面原因,有的教師并不十分樂意從小學轉崗到中學,或從農村轉崗到縣城,轉崗便成了“強扭的瓜不甜”。

  前不久,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“教師選調擬錄10分以下考生”引發(fā)廣泛熱議,背后就是部分農村小學教師不愿到農村初中任教,又必須參加遴選考試,因此消極應對。

  而對于學生和家長而言,他們關心的還有:小學老師能教高中嗎?先不說教學內容,小學與初高中的教學模式與側重點并不同。若缺乏系統(tǒng)培訓和能力適配,不僅教師吃力,更可能影響教學質量,最終由學生“買單”。

  因此,合理配置教師資源,首先要平衡好師資需求與教師個人意愿,不能“哪里缺人哪里搬”,也不能“相互將就”。面對學齡人口波動變化的新常態(tài),需要有長期、前瞻思維。比如,建立科學、公平的教師流動規(guī)則,完善跨學段轉崗培訓,強化激勵機制,推進小班化教學,建立良性退出機制,等等。唯有尊重教育規(guī)律、尊重教師發(fā)展、尊重學生需求,才能守住教育質量的生命線。(完)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入社會新聞

知識
上一篇:[流言板]有趣的一天!萊夫利身穿冠軍賽訓練服指導小學員
下一篇:[流言板]詹姆斯帶女兒朱莉一同觀戰(zhàn)布朗尼夏聯(lián),轉播方不斷給鏡頭